农村市场3万亿的窟窿 3类玩家如何补?
网络资讯
2019-09-26
一、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发展至今,发展速度迅速,改变了我们金融消费市场的格局,为大多数用户带来了便利。在金领、白领、蓝领、学生市场逐渐被互联网金融攻陷之后,还有一个市场尚未被大量挖掘——农民。 与此同时,针对农村金融市场,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不断。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2017年,一号文件对于农村金融的指示则更加具体:“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 1.1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大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农民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8月份发布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这一数字已将2016年京、沪两地的全年GDP甩在了身后。截至2015年末,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为125亿元。 1.2正规金融机构未能弥补农村金融缺口 自20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成本的原因,逐步退出了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减少了。 虽然2008年中国一号文件指出要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但是只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 1.3农村金融进展依然缓慢的原因 虽然国家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低、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归咎到本质原因,是因为农村市场较为复杂,所以大部分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都会碰壁。 资产性质较为特殊 农村市场中涉农项目抗风险能力低下,服务成本较高。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生产性贷款需求上,农村生产项目主要包括种植、养殖、畜牧几种。 从资产性质来看,种养殖、畜牧项目属于“看天吃饭”,不仅周期较长、收益较低,还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一旦碰上自然灾害,这类型的涉农贷款必然会出现逾期、坏账等事前难以预估的风险。 农村信用环境差 在传统征信系统上几乎都缺乏有效的个人信息,在央行号称有8亿多的征信体系里,其实真正覆盖到的人数在3亿,而农村的人群在6.7亿人,但乡村征信群体和这3亿之间的交集几乎很小很小。 另一方面,传统信贷依赖抵押物,在银行看来,普遍缺少可抵押资产的农民是难以控制风险的对象。这一状况间接导致了周其仁教授在《反思农村金融》一文中提到的“银行从农村吸储,却只向城市放贷”。 二、互联网企业进军农村金融发展情况 2016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53.2%,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2.01亿,占比27.4%。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5%,手机网银规模超过5亿户。由数据可见,这是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良好兆头,农村网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虽然农村金融市场前景一片良好,但是进入这个市场的角色,却少之又少。据网贷之家的平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3月,全国2000多家正在运营的P2P平台中,专注于农村金融的平台只有47家。虽然平台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对比与农村市场万亿级的市场需求,无疑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挖掘。 本文根据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将平台类型分为三类:新型互联网系代表,如PPmoney、翼农贷等;传统产业巨头系,如新希望企业等;互联网巨头系,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 2.1新型互联网系 新型互联网农村金融平台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这类平台来说,既无农民交易数据,又无农民消费数据,如何获取征信数据拓宽风控渠道呢?根据公开资料的整理,对14个近期获得融资的互联网农村金融平台进行梳理,总结出大多数平台是采用线下实体审核的方式来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根据获取数据信息方式的不同,将风控的方式分为四种:加盟商模式、自营放贷员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和土地经营权抵押模式。 加盟商模式 加盟商模式的典型代表平台就是翼农贷,翼农贷这几年发展迅速,得益于加盟商的机制。翼农贷与全国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合作,使这些机构成为翼农贷在全国范围的加盟商,加盟商推荐借款人在平台融资并由加盟商担保。然而加盟商并非翼农贷子公司,风险难以控制,有可能存在欺诈风险,比如加盟方推荐虚假借款人骗取资金等。去年曾爆出翼农贷的加盟商跑路等不良事件,加盟商的质量把控问题还有待考量。 加盟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将盘子做大,但这种将“风控外包转嫁风险”的模式,其实风险也更高。在传统行业加盟模式比较容易,但是由于金融具有风险滞后性,因此金融加盟很容易在风险把控方面出现问题。加之现在征信体系不健全,金融加盟模式更要画上个大问号。 自营放贷员模式 自营放贷员模式就是平台自己招收本地人,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让他成为平台的放贷员,负责对借款人的线下信用评估。自营放贷员模式的代表平台是沃投资。沃投资在农村建了培训学校,业务员到岗实习,定期回学校在文明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学习。放贷员在服务农村的养鸡、养猪等农户时,要与农户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当放贷员放款项目逾期超过所有放款3%时,就会让该放贷员停止放贷业务,进行业务催收,如果超过一个月,则交由专业催收团队。 自营放贷员可以有效控制放贷员的质量,但是推广成本和培训成本较高,推广速度慢。放贷员的作用一方面是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另一方面也是给农户提供专业科学的种植和养殖知识,也可以在遇到自然风险下,引导农户如何降低损失。 供应链金融模式 农村金融中的供应链模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因为农产品整条生产销售产业链中,很少会有核心企业参与到产业中。所以农村金融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衍生成依靠上游农资供应商,这个供应商可能就是农村的售卖点。根据传统的赊销关系,来收集农民的信用数据或者是社交数据等来评判农民的信用等级。 1、农信宝 农信宝是专注于生猪养殖业的农村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商。平台以金融中介的角色来为农民收集信用信息,提交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审核后给农民放贷。 利用供应链关系解决农民信用问题:在上游购买农资的环节中,农信宝引入饲料厂做小部分担保(还有一部分风控措施是通过技术手段完成,通过量化模型,将农民以往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养殖户成功申请贷款后,平台会直接付款给饲料厂,农民直接从饲料厂分发饲料,确保资金用于养殖经营。在发生坏账时饲料厂充当催收人员去催收账款。 对接下游企业解决农产品产销问题:在下游加工农产品的环节中,农信宝与双汇肉制品加工公司达成合作,帮其对接养殖户收猪,帮助养殖户解决生猪的销售渠道的问题。资金只能帮助农民进行生产,想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是解决农产品的产销问题。所以农信宝连接下游企业,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降低风险。 2、什马金融 什马金融和电动车厂商合作,为农民提供购买交通工具的消费分期金融服务,同时为电动车各级分销商提供信贷服务。 免息宝:农民购买交通工具可以享受6个月的免息分期,商家通过App拍照识别用户的相关信息,将信息上传,然后到什马金融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伙伴跑征信记录,最后给出反馈。平台将免息宝的利息转嫁给各级代理商。 信用袋:为代理商和经销商提供10-40天的免息贷款,符合放款条件的商家,平台为之提供额度为10万-100万的授信额度,放款至品牌厂家或上一级经销商,后者发货至商家。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解决推广问题和坏账处理问题,把C端用户转化为B端用户进行推广,利用B端用户在农村的人脉和信誉优势帮助平台将产品推广到C端用户;另一方面是下游企业可以帮助农民解决产销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平台处理抵押违约物。但是供应链模式很可能因为地域信息的封闭性,而导致集中骗贷的现象。不过目前该种现象还未被曝光,说明该种模式的发展情况良好。 土地经营权抵押模式 2016年11月初《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正式确定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盘活了土地经营权,是又一次历史性的土地改革,为突破农村金融困境奠定基础。预计“两权”抵押贷款可撬动农村金融信贷量约20-35万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三家专注于土地经营权抵押、土地流转功能的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来买地、聚土网和可牛农业。 可牛农业是最早一批土地经营权抵押的试点平台。可牛农业按照市场价值确认土地经营权的实际价值,再按照50%的折扣率抵押。通过整合上下游供应链,帮助农民直接对接农资供应商以及下游的粮食加工生产企业。 虽然土地经营权抵押能够为放贷提供一层保障,但是坏账处理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土地是否有人愿意接盘成为了贷后风险的关键问题。所以可牛农业布局在黑龙江地区,农业经济比较发达,有足够多的企业愿意接盘面临坏账风险的土地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抵押模式起步较晚,受到政策导向而产生的农村地区特有的新型抵押模式,但是土地经营权抵押只是作为坏账处理的方式,在大的背景趋势下,还是倾向于利用技术优势解决农村信用问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并表示歉意,谢谢!^_^

1条评论

发送

{{data.user_name}} {{data.post_time}}
{{data.content}}
查看更多评论